在全球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下,中国正从“光接入大国”迈向“技术引领者”。以光润通科技为代表的民族企业,凭借国产芯片与自主技术突破,与国家推动的万兆光网战略深度融合,助力中国在下一代PON(无源光网络)技术领域占据全球先机。北京理工大学忻向军教授提出的“标准引领、产业协同”理念,与光润通的实践路径不谋而合,共同勾勒出中国光通信产业的宏伟蓝图。
国产技术创新夯实产业根基
作为中国光纤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,光润通科技自2008年成立以来,始终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。2020年后,公司成功研制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芯片,彻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其国产服务器网卡适配国产CPU与操作系统,并通过军工级品质认证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国防军工等高安全需求领域。
光润通的单向传输网卡(如F902E-DF/DS系列)通过物理隔离实现数据单向传输,已在公安、政务、军事网络中发挥关键作用。其产品兼容华为、思科等主流设备,且交付周期远快于行业标准,彰显了“中国速度”。这种技术实力不仅支撑了国内光通信产业链的自主可控,也为全球芯片危机提供了“中国方案”。
下一代PON技术突破开启万兆光网时代
随着中国工信部启动万兆光网试点,50G PON技术已进入规模部署阶段,而200G PON的演进成为全球焦点。忻向军教授指出,下一代PON需满足智能化、大带宽、高可靠、低时延等需求,技术路线需在IMDD(强度调制直接检测)与相干方案中寻求平衡。
什么是GPON?
中国在50G PON时代通过波长调整与产业协同,成功实现GPON/EPON三模共存,降低了部署成本。这一经验为200G PON的标准化与产业化提供了重要参考。光润通的光模块与光纤网卡产品,凭借高速率、低功耗特性,已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与5G通信领域,成为支撑万兆光网的基础设施。
产学研共同构建光通信生态共同体
忻向军教授强调,光接入系统的技术突破需要芯片、模块、设备全链条的产业协同。光润通积极参与行业生态建设,2024年加入OurBMC开源社区,推动BMC技术发展;其国产网卡、智能加密网卡等产品,与华为、浪潮等企业深度合作,形成规模化应用。
此外,光润通的技术团队与航天机构、运营商紧密联动,为国家重点项目如“天宫一号”、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提供通信保障。这种“技术研发-产业应用-生态共建”的闭环模式,正是中国光通信产业崛起的核心动能。
光润通终将从国产化到全球化
光润通的愿景是“让民族企业支撑高端光产业健康发展”,其计划通过加大研发投入,构建更完善的国产化生态体系。与此同时,中国在200G PON赛道的布局,需延续“标准引领、成本最优”策略,推动国际标准制定,抢占技术制高点。
忻向军教授提出的“共建产业生态”倡议,与光润通的实践路径高度契合。未来,中国光通信产业将在自主创新与全球协作中,实现从“跟随者”到“领导者”的跨越。
光润通科技紧跟时代浪潮协同创新,印证了中国光通信产业的蓬勃生命力。在万兆光网与下一代PON技术的双重驱动下,中国正以技术实力重塑全球光通信格局。正如光润通的企业目标——“光联天下,润通你我”,这场由技术创新引领的变革,终将惠及全球数字化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