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国家网信办于2025年7月31日就H20算力芯片“追踪定位”“远程关闭”等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,国产算力芯片板块应声上涨。这一事件再次敲响警钟:数据主权与安全容不得半点妥协,核心算力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刻不容缓。
在应对复杂网络威胁的战场上,北京光润通科技以“物理隔离”与“硬件加密”双剑合璧,为关键领域筑起了坚实防线。
物理单向,铸就不可逆的传输壁垒
传统内外网物理隔离虽阻断了病毒传播,却也掐断了必要的数据交换。光润通单向传输网卡创新破解此困局——其核心在于发送端(DF)只发不收,接收端(DS)只收不发,成对部署于内外网之间,通过网络接口与网络隔离设备相连。该产品利用物理层光纤传输特性,从硬件层面实现数据只能单向流动的绝对控制,从根本上切断了反向数据传输的可能性,彻底杜绝了数据泄露风险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其关键安全机制在于:发送端网卡必须与专用发送模块配对使用,接收端网卡则与专用接收模块配对。这种硬件层面的双重物理隔离设计,确保了“只发不收”和“只收不发”功能的绝对性, 真正实现了“物理层单向隔离”的固若金汤。同时,该系列产品可支持千兆、10G、100G等高速传输,满足高性能应用需求。
硬件加密,打造无感知的数据保险箱
面对重要文档传输中的扩散风险,光润通智能加密网卡给出了“无感防护”的答案。不同于脆弱的软件加密,它创新采用“硬件网卡+国密算法”模式——数据在链路层即完成加密与认证,密钥深藏于芯片内部,形成全硬件封闭实现。文件在授权环境中可正常使用,一旦脱离便自动失效。对用户而言操作习惯丝毫无扰,对管理者则能按需部署策略:核心部门强制加密,普通部门仅授权解密。其即插即用的特性与硬件加速能力,更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解放了CPU资源。
目前,这两大安全网卡已成为公安、军队及金融、能源等要害领域的守护标配。在政务服务中单向网卡确保敏感信息零泄漏;在银行交易里加密网卡为数据加上“硬件锁”;在变电站与输油管道等复杂环境,它们保障监控数据的安全可靠传输。随着远程办公普及,其技术甚至以加密盒形态进入民用领域,为居家办公提供企业级防护。
当数字经济深入发展,网络安全的边界持续延展。英伟达芯片风波警示我们,核心技术受制于人,安全便如空中楼阁。光润通以物理单向传输构建“不可逾越之墙”,以智能硬件加密打造“移动保险箱”——这两道由自主芯片支撑的国产防线,正从根源上守护国家机密与商业核心。在数据加速流动的时代,真正的安全永远建立于坚实可控的底层基石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