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表现亮眼,收入达2022亿元,同比增长18.8%。在信息技术服务整体12.9%的增长中,这一细分领域展现出强劲动能。而推动这一增长浪潮的,正是如北京光润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样深耕核心技术的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。
光润通自2008年诞生于中关村起,便以国产光纤网卡为突破点,逐步构建起覆盖光通信全链条的产品体系。尽管公司规模不大,参保人数仅23人,却屡屡在关键时刻展现硬核实力:2009年成为中国航天光网络指定供应商,2010年护航上海世博会网络安全,2020年入选北京市首批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。
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全球芯片危机期间。光润通团队成功攻克服务器适配器芯片核心技术,推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芯片,一举打破国外垄断。搭载自研G350AM2芯片的FF-902E-V3.0国产网卡,在2023年服贸会上成为“100%自主可控”的标志性产品。其性能不仅达到国际水准,更在军工、航天等极端环境中验证了卓越可靠性。
光润通的战略远不止于单点突破。公司积极布局国产软硬件生态整合,完成与飞腾CPU、麒麟OS、统信UOS的深度适配,加入OurBMC开源社区共建技术生态。如今其产品已形成多行业解决方案能力:从中国石油油田的高清视频回传万兆网卡,到海关总署数据中心守护敏感信息的硬件加密网卡,再到城市水利监测网络中稳定运行的耐候型光纤收发器——光润通的“光”已融入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命脉。
工信部报告中18.8%的增速并非抽象数字。它背后是光润通们十六年如一日攻坚芯片自主的缩影:从北京奥运会的首批光模块供应,到实现服务器网卡芯片完全自研;从23人的创业团队,到产品通过FCC、CE认证走向全球市场。当每一束承载信息的光信号通过GRT设备无延迟传输,这些“专精特新”企业的名字,已悄然铭刻在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之上。
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高速增长,本质上是无数个“光润通”在技术深水区持续突围的集体胜利。在国产替代的星辰大海中,这些以硬科技为锚点的企业,正以自主可控之光点亮中国智造的未来版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