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,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基石。中国移动近期公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,清晰地展现了这一趋势:营运收入稳健增长,数字化转型收入占比显著提升至33.6%,5G专网、移动云、车联网、低空经济、AI+等新兴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。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,是国家“新基建”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全社会数智化转型的加速。而支撑起运营商庞大网络和关键业务高效、安全运行的,离不开底层核心网络设备的强大支撑,特别是那些致力于突破技术封锁、实现自主可控的民族科技企业。北京光润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(GRT)正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光润通,这家扎根于中国光纤通信领域十余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始终将自主创新视为生命线。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成功突破了服务器适配器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,研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芯片,并基于此构建了完整的国产化网卡及光通信产品生态。这一突破性成就,为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芯片危机背景下保障供应链安全、实现技术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,也恰好契合了当前国家新基建和运营商网络升级对“安全可控”的迫切需求。
中国移动在业绩报告中强调,正全面推进“两个新型”(新型信息基础设施、新型信息服务体系)升级,加速“BASIC6”创新突破和“AI+”行动计划。这要求其底层网络设备必须具备极高的性能、可靠性、兼容性和安全性。光润通的产品恰恰在这些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:
国产化适配与安全基石:光润通自主研发的国产服务器网卡,不仅能在高负载环境下保持稳定高速的数据传输(这对运营商数据中心、核心网和云业务至关重要),更关键的是已深度适配国产CPU和国产操作系统等国内主流软硬件平台。其军工级品质标准(严格执行ISO9001,通过多项国际国内权威认证)和特色产品如单向传输网卡(实现物理隔离下的单向安全数据传输),为运营商在政务云、金融云、核心网络节点等涉及国计民生和高度敏感数据的应用场景,提供了符合国家最高安全标准的基础网络保障。这与中国移动在政企市场(收入1182亿元,增长5.6%)、移动云(收入561亿元,增长11.3%)以及强调安全可控的发展方向深度契合。
高性能与快速响应支撑关键业务:光润通提供全系列的光纤网卡(包括适配开放计算的OCP网卡、保障业务连续性的Bypass网卡、集成国产加密算法的智能加密网卡)、高速光模块等产品。这些产品采用先进设计,具有高速率、低功耗、小型化特点,并能与华为、华三、思科等主流厂商设备完全兼容,完美满足运营商在数据中心、5G承载网(中国移动5G网络客户已达5.99亿户)、高速宽带接入(千兆家庭宽带客户1.09亿户)等领域对高性能网络组件的需求。光润通业界闻名的快速响应能力(远优于市场平均交期)和24小时技术支持,也能有效保障运营商庞大复杂网络的稳定运行和快速部署需求。
赋能新兴场景与开源共建:中国移动在车联网(服务超6900万辆)、低空经济(中移凌云平台中标率38%)、视联网等新兴领域加速布局,这些场景对网络设备的实时性、可靠性和定制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。光润通在定制异形板卡、FPGA软硬件定制开发方面的能力,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选项。同时,光润通积极拥抱开源生态,于2024年11月签署CLA正式加入OurBMC社区,秉持“开放、平等、协作、创新”原则参与共建。这与运营商构建高效开放平台化运营模式、加速技术创新的战略方向不谋而合,有助于共同推进底层固件技术的发展,辐射产业生态。
协同创新,光联智能时代
中国移动正经历“战略机遇期、改革攻坚期、动能转换期”的交织,其董事长杨杰指出AI正重塑生产生活治理方式,催生“碳硅融合”新动能。连接规模的剧增(总连接数38.15亿)、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、以及大规模创新生态的形成,对底层光网络设备提出更苛刻的要求。
光润通以“让中国自己的民族企业支撑和指引整个高端光产业的健康发展”为愿景,其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、对构建更完善国产化生态体系的追求、以及在安全、性能、兼容性上的不懈努力,使其有能力成为支撑运营商乃至国家新基建的关键力量。中国移动庞大的网络规模、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对技术创新的拥抱,也为光润通这样的国产核心器件供应商提供了广阔的舞台。
可以预见,在“光联天下”的目标与运营商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中,以光润通为代表的国产光通信技术力量,将与中国移动等巨头携手,共同筑牢数字中国的网络基石,赋能千行百业,在更广阔的全球舞台上展现中国科技的实力与担当,润通万物互联的智能新时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