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上半年,国内光缆产量达1.25亿芯千米,同比下降2.9%,但降幅已显著收窄。国家统计局这一数据背后,折射出行业转型的阵痛——光纤到户铺设饱和、5G建设进入深水区,运营商正缩减传统网络投资。市场研究机构CRU预测,2025年中国光缆需求将同比减少2.2%至2.33亿芯公里。
当行业面临增长瓶颈,头部企业正以技术创新撕开突破口。 在CRU观察到的创新版图中,北京光润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(GRT)成为突围的典型样本。这家2008年创立于中关村的企业,在行业调整期展现出强劲韧性。
技术破壁:从“卡脖子”到自主可控
2020年后,光润通加速核心技术攻坚,一举突破服务器适配器芯片等关键领域,研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芯片,撕开了国外技术垄断的缺口。其国产服务器网卡不仅能在高负载环境下保持稳定高速传输,更成功适配飞腾CPU、麒麟操作系统、统信UOS等国产软硬件生态,通过多项高等级安全认证,为中国科技企业应对全球芯片危机提供了可靠支撑。
军工品质:锻造行业护城河
光润通以军工级标准淬炼产品。所有网卡零部件均按军工要求制作,严格执行ISO9001国际标准。核心产品出厂前需经过兼容性、连通性和端面三重严苛测试,确保与华为、思科等主流厂商设备无缝对接。这种对极致的追求,使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天宫一号、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等航天工程,并服务于火箭军、武警网络平台等国防安全领域。
创新产品:破解安全传输难题
面对特殊行业对网络安全的严苛需求,光润通独创单向传输网卡解决方案。该产品通过发送端与接收端配对使用,实现“只发不收”或“只收不发”的物理隔离传输,在公安、政务、军事等敏感领域构建起数据“单向闸门”,兼具高效传输与顶级保密特性。这一创新产品成为其撬动高端市场的关键支点。
行业破局:以敏捷响应驱动复苏
在运营商集采推动光缆产量恢复的背景下,光润通的快速响应能力凸显价值。其供应链体系可将市场交期一周的产品缩短至当天发货,2-3周产品压缩至1周交付。工程团队提供24小时技术支持,精准匹配客户动态需求。目前,华为、浪潮、曙光等服务器巨头及电信运营商已成为其重要合作伙伴。
着眼未来,光润通正构建更广阔的创新生态。 2024年公司加入OurBMC开源社区,推动BMC技术协同发展。在光缆行业需求转型的十字路口,其持续加码空心光纤、多芯光纤等前沿技术研发,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布局。正如其企业愿景所昭示——“让中国民族企业支撑高端光产业发展”,光润通正通过自主创新,在光纤通信的深水区开辟新航道。
随着国产化进程加速,以光润通为代表的中国光通信企业,正在全球技术博弈中构建核心话语权。当传统光缆产量触及天花板,真正的破局点永远在创新最前沿——这正是降幅收窄背后,中国制造向中国“智”造转型的深层脉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