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3日,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上,一批批国产自研的新式装备驶过天安门广场,铿锵有力的步伐背后,是中国科技从跟跑到并跑、甚至领跑的坚定身影。那一刻,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——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国防硬实力的彰显,更是中国在高精尖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。
这份“自研之光”,不仅闪耀在阅兵场上,也正照亮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。在中关村科技园区,有这样一家企业——北京光润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十五年如一日,默默深耕光通信领域,以自主研发为核心,推动国产网络通信设备从“可用”走向“好用”,从“依赖进口”迈向“完全自主”。
从2009年成为中国航天光网络产品指定供应商,到2020年跻身北京市首批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;从服务上海世博、天宫一号,到推出搭载自研G350AM2芯片的100%自主网卡……光润通的每一步,都踩在中国光通信国产化进程的关键节点上。尤其是在全球芯片危机期间,他们成功突破服务器网卡芯片技术,真正实现了高端通信芯片的自主可控。
如今,光润通已构建起覆盖光纤网卡、光模块、跳线等全链条产品体系,深度适配国产CPU与操作系统,并广泛应用于航天、军工、电力、金融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。它们虽不像阅兵装备那样引人瞩目,却同样是守护国家信息安全、支撑数字基建的“隐形卫士”。
国产化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一场需要耐力、魄力与创新力的长征。光润通的故事,是中国数以万计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埋头创新、攻坚突围的缩影。它们或许规模不大,却志存高远;它们不追逐风口,却扎根实业;它们不喧哗,却用技术说话。
当我们为阅兵式上的“大国重器”欢呼时,也别忘了这些在实验室、生产线、机房深处默默发光的“小巨人”。正是它们,汇聚成中国科技自强的底层力量;正是它们,让每一束光信号、每一次数据传输,都烙上中国创新的印记。
国产自研,不仅是一种能力,更是一种使命。光润通们走过的路,正在照亮中国通信产业的未来——一条真正自主、安全、可控的信息高速公路。而我们每一个人,都将是这条路上的见证者、参与者和受益者。